全国房价继续平稳回升楼市“春天”会否到来?2015-12-1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大字中字小字】【打印预览】如果用一首歌来形容当下的中国楼市,那一定非张学友的《这个冬天不太冷》莫属。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房价继续平稳回升,100个被监测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0899元/平方米,涨幅较10月扩大了0.16个百分点,这已经是环比、同比连续4个月出现“双涨”。
专家指出,楼市回暖既得益于政策性引导的消费需求,也源于部分投资需求助推,但楼市分化格局和去库存压力并未根本性改变。
未来,只有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供需两端对症下药,才会让房地产业真正迎来“春天”。
上海链家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上海单价超过每平方米10万元的豪宅成交490套,超过前3年成交量总和。
同时,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统计亦表明,前11个月,京沪深三地的顶级豪宅成交量分别增长54.1%、178.4%和166.5%,平均增幅达普通商品房的两倍。
与此同时,一线城市用地空间出现“负增长”,在核心区域占据稀缺资源、容积率更小的豪宅以享受更多溢价无疑成了高净值人群避险保值的选择。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2.7亿外来人口中的50%集中在前50大城市,而这50%中的八成又集中在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10大城市。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沈阳、长春等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与过去相比并没有明显起色,很多三四线城市更是面临着严重的去库存压力。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报告(2015-2016)》也显示,商品住房过剩总库存高达21亿平方米,仅现房去库存化就需23至24个月。
西藏民族大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房地产投资增长持续下降的态势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结束;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判断,一线城市开始回升、二线城市开始企稳、三四线城市则仍以去库存为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则担心,房地产投资者退出市场会导致预期逆转,中国楼市的艰难时期并没有过去,或许仅是开始。
西藏民族大学
”董登新强调。
例如,在金融政策上,继续适时降准降息,注意降息降准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扩大公积金对中、低收入居民的覆盖;在财税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支持保障房由建转买,同时继续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负;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土地与人口挂钩的要求,增加热点地区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等。
下一步,政策除了要继续保持对基本自住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外,没有必要对投资性需求进行支持。
”董登新建议。